中国山药网竭诚为您服务
网站开通了!
南北方山药引种注意
山药和常用吃法
山药的食物相克
山药的食用人群
山药的贮藏方法
山药的加工方法
山药的吃法
山药的选购
山药的功效与做法
兔肉与山药同食可辅助治疗糖尿病
山药的功效
山药药方选录
吃山药治疗及预防前列腺增生
山药的药材性状
山药的食疗作用
山药的营养分析
当前位置: 首页 > 山药病害绿色防治一览表

山药病害绿色防治一览表


发布时间:2013-10-08

山药常见的病害有:红斑病(糊头病)、枯萎病(死藤病)、褐腐病、根茎腐病、炭疽病、斑枯病、褐斑病、斑纹病七大病害。

 

病害名称

致病因素

病症表现

防治方法

红斑病

       (糊头病)

 

  

 

 

线

山药红斑病发病之初是在块茎上形成红褐色近圆形至不规则稍凹陷的病斑,。发病重时,病斑密麻,互相融合,形成大片暗褐色的斑块,表面具有细龟纹病斑,呈褐色干腐状。

 

1)  每亩用根毒清一盆与复合肥、有机肥均匀混合作基肥(按照常规使用方法),施于1535cm深度最佳。

2)  用禾甲安的1000倍液作为定植水。预防本病效果93%以上。

枯萎病

(死藤病)

  

 

线

在茎蔓的基部出现棱条形湿腐状的褐色病斑,以后病斑不断扩展,使基部的整个表皮腐烂,当表皮腐烂面积迅速扩大到能绕茎一周时,就会致使地上部的叶片逐渐黄化、脱落,茎蔓也就迅速枯死。若是块茎感病,则在皮孔的四周产生圆形至不规则的暗褐色病斑,须根和内部组织也变为褐色、干腐,严重感病的整个块茎变细、褐色。

1)  每亩用根毒清一盆与复合肥、有机肥均匀混合作基肥(按照常规使用方法),施于1535cm深度最佳。

2)  用禾甲安的1000倍液作为定植水。预防本病效果95%以上。

褐腐病

 

潜根

线虫

真菌腐皮镰孢菌

为害根状块茎,造成块茎腐烂。其症状早期并不明显,收获时才发现有病。块茎染病时表现为腐烂状的不规则形褐色斑,稍凹陷,病块常畸形,稍有腐烂,病部变软,切开后可见病部变色,受害部分比外部病斑大而深,严重时病部周围全部腐烂。

1)  每亩用根毒清一盆与复合肥、有机肥均匀混合作基肥(按照常规使用方法),施于1535cm深度最佳。

2)  用禾甲安的1000倍液作为定植水。预防本病效果93.8%以上。

根茎腐病

  

 

线

在藤蔓基部形成褐色不规则的斑点,继而斑点扩大形成深褐色的长形病斑,病斑中部凹陷,严重时藤蔓的基部干缩,导致茎蔓枯死。病斑的表面常有不明显的淡褐色丝状霉。块茎发病常在顶芽附近形成褐色不规则形的病斑,若是根系发病,可造成根系死亡。

 

1)  每亩用根毒清一盆与复合肥、有机肥均匀混合作基肥(按照常规使用方法),施于1535cm深度最佳。

2)  用禾甲安的1000倍液作为定植水。在出菌7天后,及用禾甲安1000倍液喷雾、灌根一次。预防本病96%以上。

炭疽病 

  

为害叶片,也为害茎蔓。在叶片的叶脉上,初生褐色凹陷的小斑,后变为黑褐色,扩大后病斑中央褐色,斑面散生黑色小粒点。茎蔓发病多在距地面较近部分,病斑黑褐色,略凹陷,为害严重时叶片早落,茎蔓枯死,导致植株死亡。叶片或茎蔓上的病斑,在空气潮湿时常产生淡红色的黏稠物质。

 

 

用禾甲安1000倍、自卫素500倍、咪鲜胺1000倍混合液均匀喷雾能特效防治本病。每15天左右喷雾一次即可。

斑枯病

  

 

 

 

为害叶片,轻者使叶片干枯,重者可使全株枯死,发病越早,减产越重。山药斑枯病发病初期是先在叶面上产生褐色小点,继而病斑扩大,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为褐色,边缘为暗褐色,上生黑色小点。病情继续发展,严重时全叶干枯,继而可使全株枯死。

 

 

用禾甲安1000倍、自卫素500倍、咪鲜胺1000倍混合液均匀喷雾能特效防治本病。每1520天喷雾一次即可。

斑纹病

 

 

 

 

 

 

为害山药的叶片和茎蔓,造成叶片干枯和茎蔓枯死。叶片的发病初期是在叶面上形成黄色或黄白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然后逐渐扩大。扩大时常受叶脉的限制,呈不规则或多角形,变为褐色病斑,无轮纹。后期病斑边缘微凸起,中间淡褐色,散生黑色小点,严重时病斑融合,可导致叶片穿孔或枯死,但一般叶片枯死不落叶,茎蔓感病和叶柄感病原菌症状相仿,会出现长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病斑,严重时上下病斑融合在一起,引起茎蔓枯死。

1)用禾甲安1000倍、自卫素500倍、咪鲜胺1000倍混合液均匀喷雾能特效防治本病。每1520天喷雾一次即可。

2)用禾甲安1000倍、自卫素500倍、苯醚甲环唑2000倍(前期不能使用,以防控制生长。)混合液均匀喷雾防治本病。。



 

 

中国山药网  
网站首页 | 山药知识 | 山药种植技术 | 山药的功效 | 山药种植基地 | 山药的市场信息 | 专家介绍 |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 2011-2022 中国山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www.zgsyw.cc